易产生隔阂。
现在的这种交流,真的很能增加双方的了解,也让生活变得更加默契。
第二天早起,李龙和顾晓霞两个人见面,都是一笑。虽然一晚上什么也没做,但感觉彼此的了解更深了,那是灵魂上的接触一样。
顾晓霞上班,李龙则带着年货等东西回了队里。大哥大嫂对于李龙又买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很有意见的,嫌他乱花钱。倒是李娟和李强两个对李龙买的礼物真是爱不释手。特别是李强穿上那套衣服后,就不想脱下来,非要穿出去给朋友们看看。是梁月梅挥着巴掌,他才不情愿的脱下来。
还是李建国说了让他过年那段时间天天穿,李强才算是没有在家里大哭。
把东西放好,李龙这边说了自己的计划,然后下午骑自行车去了乡里。
乡里的农机修理厂规模就更小了,连院子都没有,其实和铁匠铺没多大的区别。
里面的人也就俩,主管的是王师傅,大叫王有德,带着个学徒——李龙知道,这个学徒属于自费过来学习修理,不像王师傅。王师傅算是工人,有编制有工资的那种,属于乡里的工作人员,哪怕这个农机修理厂干不下去了,他大概率会转到农机服务站,这也是乡里一直有的一个机构。毕竟县里还有一个农机局,需要对上衔接。而这个学徒就只能回家了。
不过为了能学到技术,能当学徒也是不错的了,就这么个学徒也是许多人争的目标。
这位比较幸运。
“做个东西?几个?咋做,你说,我给你说,这工钱可不便宜。”王师傅虽然有职位,但并不排斥干一些私活,李龙只是和他聊了几句后,就放弃了和他谈合作的。如果说拖拉机厂和县农机修理厂的技术人员还会去想着农业机械化的梦想,这位王师傅纯纯就是干一天管一天,压根不会去想下一步干嘛,而且据他透露的信息来看,乡里这个农机修理厂快干不下去了,没有人过来到这里修东西。
这也是个实际情况,因为红旗公社距离县里是相对比较近的,不到五公里。其他乡还有距离四五十公里甚至更远的。
现在各村的农机驾驶人员和二三十年后的不一样,大都懂一些简单的修理,如果他们修不好的毛病,王师傅这里大概率也修不好——不光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