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的女儿差点惨遭纨绔轮暴,虽然施救及时,但到底是失了清誉,且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导致她无法嫁人,选择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哭泣的声音,都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别说姜华城,就连易尚书都能感受到他的悲怆,觉得自家儿子实在做错了。
宁仁帝也收敛起心头一闪而过的怀疑,迟疑地说道:
“爱卿辞仕可允,但神武军不能撤番!”
“多谢陛下隆恩!”
喻华也知道神武军不能撤番,他乖乖谢了恩,不再多言。
为什么不能撤番?
很简单的道理,一旦神武军撤番,那三千家世不低的纨绔就无处可安放。
神武军成为纨绔集中营已有上百年之久,遭人?病不是一天两天了,历代皇帝也不是傻子瞎子,之所以保留着这支番号。
一方面是出于安抚权贵的考虑,朝庭给权贵子弟安排职位、发放俸禄,本身就是惯例,也是权贵们应该享受的福利。
另一方面则是照顾帝都城的治安,纨绔不服管教,家里人惯着,外人又不好管,将他们扔到军营,或多或少有些约束。
否则让他们闲在家里,他们就彻底放飞自我,闲得蛋疼,四处晃荡,还不知会惹出多大的乱子来。
还有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给朝廷财政省钱!
随着建国时间一代代累积,权贵子弟、寒门士子和各种关系户,将朝中各个衙门的职位塞得满满当当。
一大堆闲职虚职,都是些拿空饷吃干饭的蛀虫,他们所领取的俸禄,本身就是国库最大的累赘。
如果再安排几千不能做正事的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