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目光躲闪,或者是露出讨好般的笑容。

    情况变了。

    刚才,是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来找白静和白常山算账,要说法,是兴师问罪来的。

    而现在

    白常山说他一个老朋友能收苹果,那就相当于掌握了村民们的经济命脉。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这个老板只能吃下山水村差不多七八成的苹果。

    那也就是说,还有两三成卖不出去,得烂在家里。

    问题来了。

    谁愿意做这两三成的倒霉蛋?

    谁愿意看着别人赚钱,自己赔钱?

    所以,

    在这个时候,肯定得对白常山态度好点,讨好他,争取让自己进入那七八成的范围里,而不是沦为两三成的倒霉蛋。

    这就是白常山老奸巨猾的体现了。

    他很清楚,

    今天这事儿,要是不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们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单纯说什么找到老板能收苹果,够呛能骗过所有人,万一这帮人不相信,或者非要跟着一起去,那不就露馅儿了吗。

    所以机智的白常山机智地想了个机智的办法。

    那就是先从内部瓦解对方。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瓦解一个团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搞出差异化。

    也就是白常山所说的,老板收苹果只能收七八成,这就意味着山水村的这些苹果,还有两三成是卖不出去的。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谁,甘心做那个卖不出苹果的倒霉蛋?

    如此一来,

    在这个“危机”的刺激下,一方面,村民们没有闲情逸致去仔细考虑白常山说的话的真实性跟合理性。

    另一方面,

    他们为了避免自己成为那倒霉催的“两三成”,只有卖力地去讨好白常山。

    你看看,你瞧瞧。

    本来是村民们联合起来,找白常山和白静要说法的。

    结果被白常山三言两语的,瞬间局势就变了。

    村民们非但没有在继续白常山白静父女俩,反而还得反过来讨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