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阅卷时,为了公平,考官不可提前得知考生的信息,甚至连递到考官手中的卷子,也由专人誊抄,不可泄露考生笔迹。
为的就是防止考官通过字迹认出考生。
此时阅卷已经结束,中举者全部确定,只剩下挑选解元,无论如何,这两位学子中举是板上钉钉的,因此便不必如此死板。
崔怀信道:“那便将两人的原卷拿来,大家看一看他们的字,写得如何。”
两人的卷子很快被拿上来,这一看,几位考官更纠结了。
这两人的字写得各有千秋,都十分工整,赏心悦目,让人挑不出错处。
又是一阵沉默。
一位副考官提议“崔大人,要不将这二人的身份揭开?”
崔怀信沉默许久,最终还是同意。
两位学子的名字和籍贯被揭开。
“甲字十三号舍,是来自东朔府的尤盛卓学子。”
大家听了一副并不出人意料的表情。
尤家在汉阳省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家中还有姑娘嫁到了江南地区的书香世家中为主母。
尤盛卓本人也是从小就在江南著名的书院中进学,在江南就颇有才名,他的文章风格也是一贯的江南学子风格。
如诗如画,细腻如丝,情感纵横。
崔怀信频频点头,又问:“丁字十七号舍的学子呢?”
拿着学子名册的人表情有些僵,硬着头皮道:“丁字十七号舍的学子,名谢沧渊,是凌州府人士。”
可怕的寂静。
崔怀信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凌州府的谢沧渊,这不是那个老鬼新收的徒弟吗?
副考官们面面相觑,偷偷看向沉默不语的崔怀信。
谁知道揭开了学子身份,这决定更不好做了。
原本支持丁字十七号舍的人不敢出声。
谁不知道崔怀信和贺卓是死对头,贺卓的徒弟就算写出花来,那也是没人敢在崔怀信面前夸他。
而支持甲字十三号舍的人,也不敢说话了。
今上登基以来,越发喜欢寒门学子,不待见世家。
尤盛卓是毫无疑问的世家子弟,而谢沧渊,也毫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