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套文房四宝,一点儿不比崔珏的差,甚至更精致、更珍贵。

    当初崔珏年岁小,宋谨央担心他用得不仔细,所以没有给他最好的那套。

    最好的一套,原本打算等他中举之后,当作贺礼送给他。

    如今正好给了崔理。

    这孩子!

    宋谨央心疼极了!

    怕是觉得那套文房四宝太好了,舍不得用。

    罢了!

    回去后,再整一套质地一般的文房四宝,让他平日里使用。

    纸是统一发的,普通的宣纸。

    宣布开始后,王先生点燃一炷香,要求两人按时完成。

    书写内容也是王先生定的,誊抄古诗十九首其一。

    两人伏案书写。

    阳光洒在几案上,洒在宣纸上,晕出一道金黄色的光圈。

    崔理整个人笼在阳光下,金色的光芒顺着他的侧脸,剪出一道凹凸有致的侧影。

    宋谨央注视着崔理。

    渐渐的,眼前的侧影,同儿时记忆中的父亲融合了起来。

    那年,战乱未至,父亲同母亲恩爱无比。

    母亲在窗前织布,父亲在案上书写,也是这样的阳光,剪出父亲俊美的侧影……

    宋谨央的眼眶不自觉地泛了红。

    学子们的小声议论,打断了她的回忆。

    “崔理怎么了?出了那么多汗,是热的吗?”

    宋谨央定睛看去。

    果然,看到崔理额角渗出的汗滴,书写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半炷香一晃而过,崔珏胸有成竹地举手,族长接过他写好的作品,递给三位先生。

    李先生接过崔珏的作品,得意得捋着山羊胡,露出满意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