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策略,得到大夏高层一致拥护。
因为大夏王朝的主体人员是黄巾之乱的参与者,都是从底层上来之人,没有世家门阀背景的限制,改革推行上会被拥戴。
得知林寒前来,墨齐匆匆赶来。
“装备营可有新装备?”林寒问道。
“有。”
墨齐当即点头,领着林寒往装备营。
装备营是工部下辖,制造武器装备之地,这是林寒亲自规划的。
战乱年代,武器兵利不可不察。
“攻城兵器未有太多进展,但守城兵器却有。我召集墨家弟子,改良先祖之拒马,并复活了先祖发明的连弩车及转射机。”
墨齐领林寒到兵器库。
只见数架造型奇特的弩车,有箱子在其上,数十支大型箭矢在车中,寒锋凌冽,杀气逼人。
“这是墨家先祖记载于《墨子》中的连弩车,一次可射大弩箭六十,小弩箭无数,置于城墙之上,需要十人操作,有些繁琐。进攻难运,但守城有余。”
墨齐自豪介绍。
墨家善工,以前守旧,以至与儒学齐名的墨学,日渐衰微。如今能东山再起,自然不再如同先祖那般,顽固不化。
墨齐有豪情壮志,推广墨学,超越儒学。
“还有此物,是转射机,可转于城堞上,或埋于地下,机长六尺,可环转发射弩箭。砌于城堞之上,敌不可射我,而我可射敌,且能左右转向。”
墨齐给林寒示范转射机的用法。
“一人放弩箭,一人射,两人可操作。”
见到连弩车和转射机,林寒啧啧称奇。
“拉出去试试。”
林寒下令,随行的侍卫,当即动手,将兵器库中的连弩车和转射机挪出,前往白檀城城墙之上。
转射机两人操作,林寒特意让人将转射机砌于城墙之上。相比于转射机,连弩车需要十人操作,确实繁琐。
外人看来会很笨重,但林寒可不认为。
听闻林寒测试装备武器,马元义都放下手头的事赶过来,有些期待。
城外六十步,有上百箭靶排列。
“先试转射机,我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