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他的儿子就一个,他不打算休妻,也不打算合离。
等儿子一懂事,就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好好教养,将来为肖家延续香火的事,就交给儿子了。
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肖南自然支持她的儿子。
倒是两个女儿,被夫君侍候的体体贴贴,幸福的不得了,看来,没有双方家人的掺合,夫妻就会把对方看成一体。
共患难,共享福,才能培养出夫妻感情。
肖南谨记上辈子老辈人的经验,老人不去掺合孩子的生活,做的好,惯子如杀子,做的不好,要挨埋怨,只有远离他们,他们才能凭自己的能力过日子,才知道养孩子过日子的不易。
所以,她才立了一年规矩,没想到,只有大房坚持下来,其它的都分房单过去了。
十月金秋,宁夏带着妻儿,跟肖南告别后,带着他的兄弟,还有妻子的丫头婆子去了他们的庄子,随行的还有陆家人。
他们不放心,想帮着女儿把家安顿好再回去。
肖南也给各家吩咐下去,分房第一年,不用回来,以后,每隔三年回来一次就行,无事不要来打扰。
一句话,儿子有点难受,媳妇倒是很高兴,自家婆母虽然不苛待她们,但一见到婆母,从心里不由自主的害怕,自卑还是有的。
不常回去,对她们来说,是件好事。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老宅清静了,肖南这才时不时的回去,指点一下那十六个孩子。
学堂的事,也在加紧的建设着。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肖南为了丰富正德镇的物品,叫人把自家产品摆在酒馆的门口售卖。
价钱不高,还非常好吃,一摆就卖的光光的,更加为小镇增添了迷人的特色。
同时,酒馆每天做的小菜,到了关门的时候,若是卖不完,也会拿出来售卖。
丫头婆子厨师都吃腻了,他们一到晚上,宁可熬点小米粥,都不爱吃这些菜了。
就连老夫人听到后直摇头:“以后想吃都吃不上,现在可好了,宁愿吃些粗食也不爱吃了。”
“那你吃?”
“我也吃够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