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专门圈一块地出来,喂养鸡鸭鹅和猪。”
“庄子那么大的地方,咱们又不常去,空在那怪可惜的,还不如用来喂养一些鸡鸭鹅和猪。”
家里人皆是觉得这样很好。
“那么大一个庄子,若是空在那,多可惜呀,还不如用来喂养鸡鸭鹅和猪。能有肉吃和蛋吃不说,粪还能用来浇地。”
“明天咱们先去庄子上看看。具体看了庄子的情况,再决定要喂养多少鸡鸭鹅和猪。”
木老爹也是这样想的,得明天实际看了庄子的情况才行。
“明天老二老三你们继续去铺子,平平你们去上学,咱们到庄子看看。”
商量好了这件事,一家人继续吃饭。
木老二说起了招了尤晓的事:“这孩子是个不错的,能看到事也勤快,招呼客人也好。”
“还有,他做的账本也好看。”
木宝宝激动地问道,“二伯,二伯,是尤晓哥哥吗?”
木老二嗯了一声,“就是尤晓。”
“今天铺子没有剩东西,我倒是给了他两个饭团,我看他一个饭团都没吃,估摸着是要带回家里吃。”
朱氏叹了口气,“咱家日子不好时,不就是这样吗?”
“奶奶,你可不能太心善。”木牛牛提醒道,“咱们已是帮了尤晓。”
“要是太心善,帮他太多,反倒容易让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国子监里就有这样的学生,别人帮他倒成了义务,不帮他还要被骂。”
木平平接过话茬,“是有这样的事。”
“这帮人也要有个度,帮得过了,便会出岔子的。”
朱氏嗔道,“我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我就是感慨两句,怎么可能真那样做。”
她活到这把岁数,是没见识过多富贵的日子,却是见识过不少腌臜的事的。
村里那些人,为了一点儿小利益,能做出各种不好的事来。
木平平和木牛牛安心了下来,他们是担心,家里人在日子过好了后,会生出不一样的心思来。
在国子监,他们有听人说过,有人家日子过好后忘本了,做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