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
江颂宜进了屋子,老太太正在用早饭,屋子里烧着炭盆,傅鸣玉正往炭盆里添银丝炭。
比起普通的炭,银丝炭燃烧时间长,味道小,是他们作为商人能购买使用的最好的炭。
但炭烧久了屋子里空气干燥,终归是不太好受。
“祖母。”
冯玉珠一见江颂宜就笑:“吃过早饭了吗?”
“吃过了。”
老太太脸上虽然有笑容,但浑浊的眼睛里带了血丝,神色中还有几分掩不住的疲惫,一看就知道昨晚没睡好。
江颂宜明白她在担心江元麟。
陪着冯玉珠说了会儿话,江颂宜起身离开。
天虽然冷,但该做的事还是得做,不能偷懒。
江家的账目越来越大,许卿如虽然算数不错,但到底没有正经学习过怎么理账,能力有些跟不上江家的生意增长速度。
她没有为了面子硬撑,前几日主动找到江颂宜,商量着要不要为家中找个专业的账房先生来管账。
两人一拍即合,将此事交给吴叔去做。
今日是账房先生来面试的日子。
即便外边滴水成冰,来面试的人也不少,刚到辰时就在江家外边排起了长队。
其中不乏衣裳单薄的人,江颂宜连忙让吴叔把面试的人请进暖和的屋子里坐,奉上热茶,又挨个为他们发了号码牌,叫到号码牌的人再到隔壁房间面试。
能做账房先生的多是识文断字之人,江家此举让他们感到了莫大的尊重。
聘请账房先生是个精细活儿,不仅要求记账算账的本事要过关,写得一手好字,还得是本地百姓,家人需得在庭州居住五年以上。
考虑到庭州多年苦寒,识文断字的人不多,江颂宜把招聘条件放宽到不拘泥于良籍百姓和罪奴,但不能是外地来的灾民。
招聘进行了快三个时辰,从四十多个应聘者选出三人。
“目前江家只需要一位账房先生,三位先试工一个月,一个月后择优录取,留下一位。”江颂宜道,“你们放心,最后没录取的两位也会照常发放试工这一个月的月银。”
考虑到其他应聘者冒着这么冷的天气来面试也不容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