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夏晓禾看她们这样高兴,就继续道,“所以啊,婶子,你自己算算这个账,是现在花点小钱和时间让菊香进学里学习将来挣大钱重要,还是让她每天干活,马上找个婆家给嫁了划算?”

    三柱媳妇儿真就一下子愣住了。

    原本养闺女,也就是图小时候能干活,长大了嫁人能要些彩礼。

    现在听夏晓禾这一算账,一个月二十多块,哪怕就二十块吧,这一年就得二百多块呢,乖乖,这要是干个五年十年的,就得一两千块了。

    要是嫁人要彩礼,十块就不得了了,那上百块的,都得是十里八村出名的俊、能干、贤惠啥的,不然谁家也不愿出那么贵的彩礼娶个媳妇儿的。

    所以,将来闺女要是能进城当工人,一年就得挣两百多块,她就算嫁两次人也还不回这么多彩礼啊。

    如此一酸,三柱媳妇儿笑了,“晓禾,那你可说准了,等菊香满了十八岁,你就让她进城当工人。”

    “我说准的。”夏晓禾点点头,不过又补充道,“不过,你别忘了我们的厂规,得有文化才行,还有,你可别急着给菊香说媒嫁人哦,这将来她万一找了婆家,再带个娃啥的,这我就难要了,而且,到那时,你是娘家未必说的算,那都得她婆家说的算的,挣的工资可能都给婆家拿了哦。”

    三柱媳妇儿是个精的,刚才那么一会,脑子里已经算了这个账。

    “你放心,等菊香满十八,我就把她交给你,我养了那么大了才能挣钱,哪能那么容易就把她嫁人了呢,怎么着也得在家里多养几年。”

    “嗯。”夏晓禾又看了看小姑娘菊香,“菊香,回头去找巧玲老师,让她帮你安排一下,记得这是个机会,别因为年纪大了就不好意思,相反,年纪大了更要去学知识和学文化。

    我跟你晓菊姐姐现在在城里,可也都在学习呢。”

    “嗯。”菊香在夏晓禾跟前再没撑住的掉了眼泪,又怕被人看见,就低着头用手偷偷抹了去。

    天知道,她有多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孩子。

    七八岁上,她经常一大早去后山那打猪草,每次打满筐背回家的路上,路过村小,都能听见里头的孩子们读书的声音。

    她都忍不住要走过去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