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太小未成年的坚决不要,其他的就很宽松了,结婚的未婚的甚至离过婚的都可以,只要年纪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还有就是要识字,但这一项也很宽松,目前不识字的不要紧,在进厂之前,抓紧时间突击学习一下也行。

    夏晓禾说了,现在在家打打基础,会认些基础的字,会写简单的算数,等进厂之后,还有国营厂的技术员来给他们做培训,要是一点知识不懂,那学的就慢,也不利于将来做事。

    而且,夏晓禾还说了,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学习,等基础打好了,将来进厂之后,她会每周,若时间紧厂里活多的话,那就最少半个月,也会组织厂工一起学习知识、学习文化,互相交流等等。

    这些,大家伙虽然不大懂,但是,听着很有意义的样子,许多村民都羡慕的了不得。

    葛发哀叹,“晓禾姐,就只有女工,男工一个都不招吗?”

    其他看热闹的男同志也表示不满,“咱们男人干活更有力气啊,而且,就算是做裁缝,我们男同志也能做,女同志不也从头学起吗?咱们男同志也可以学嘛。”

    “抱歉呢,大伙,这次招工是总厂那边下的指令,只招女工也是厂里规定,我呢,只能尽力为咱乡下的女同志争取指标,其他的真的争取不到。”夏晓禾只将责任推给厂里,一句话给打发了。

    事实上,制衣厂也确实是女工诸多,男工也有,但是,她那个厂子还是用人家的废弃仓库改的,而且,那几间仓库远远不够,还得另建房。

    离开业时间短,场地有限,男女工都招的话,就得准备男女工的宿舍,还有澡堂子之类,太麻烦。

    所以,她就简单一些,目前只招女工。

    不少人听见这话,跟着失望的叹气。

    秦支书抽着烟,笑骂道,“你们这些人叹啥气啊?不招男工,叫家里的女人过来不就是了?”

    “这女人就该在家里带娃伺候老人的,这家里没个女人,这家还成啥家吗?”有人不赞同的反驳了一句。

    “就是你懒。”才登记过的刘秀芳出门时,也回怼了一句,“这带娃伺候老人,你不也能干?无非就是自己懒,啥活都想推给媳妇儿呗。”

    立马就有女人们附和,“就是,妇女能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