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也别想卖到高价,鱼肉坏了还得赔本。
因此,只有私下卖给一些经济实力不错的人,对方能以此做人情,拉拢人脉。
但三百,也是极限了。
这已经是大多数工人一年的收入。
而廖松认为自己在中间折腾,应该拿些报酬,他的心理底价就是一百。
再少他也不乐意干。
所以,此刻见乔卿卿提出了一个不用他让利的法子,他毫不犹豫就点头。
“是这个道理,大队长,你们村不是要卖海产品吗?以后供销社海产品这块,就由你们村负责了,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此话一出,周爱国忍不住激动地望向乔知青。
乔知青太厉害了,廖经理的反应都在她的预料之中,连长期合作的目的也达到了!
为了避免功亏一篑,周爱国丝毫不敢大意,继续尽职尽责地“表演”,务必要让廖经理把这件事坐实。
等这份长期合作的合同签订好了,周爱国这颗心才踏实。
至于买卖金枪鱼的合同,却是不需要的。
廖松不愿意签,乔卿卿和周爱国也不愿意。
廖松是怕落下把柄,乔卿卿则是不希望被他知道,金枪鱼的所有权其实是自己的。
就这样, 廖松给了周爱国二百元钱,装上大鱼带走了。
这鱼得海水才能养活,廖松想了想,又把乔卿卿家的大水缸买下来了。
这大水缸倒是不难买,在邻镇就有一个村子是做陶器的,大水缸也会做,否则乔卿卿也不肯卖。
这年代,很多东西即便是有钱也难买,没票也是白瞎的。
而大队长和那个村子的大队长交情不错,私下弄两口缸还是简单的。
周爱国和陆珩又帮着廖松将大缸抬上车,然后廖松把车开到海边,用小桶一桶桶地往缸里打水。
在目送廖松驱车离开后,周爱国也总算松了口气。
“可算是走了,我生怕露馅儿。”
陆珩对他的演技表示认可:“大队长的表演滴水不漏,廖经理应该看不出来。”
周爱国乐呵呵地说:“那也是你媳妇儿厉害,提前把人家可能会说什么话,我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