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布拿上。

    下午四点到的玉安,就发现大门不仅换了锁,还重新刷了漆。

    厂里有不少人,都在打扫清洗。

    这么快就能召集到这么多人来,伍自强能力还是不错的。

    伍自强跑了过来,看到一辆大货车,连忙把门打开,把车子引了进去。

    又招呼招来的工人一起卸货。

    别看大部分是女工,可她们力气是很足的。

    解赫泽和周知桐来上来帮忙。

    安顿好缝纫机

    伍自强把招工的情况都说了。

    “嫂子,这些都是纱厂的下岗职工,都是没有去处,在家里熬着日子过的,我找了街道办事处的刘主任,把这些人招了过来。反正也就三十个工人,她们大部分都会踩缝纫机,只是技术怎么样,这个还得你来说。”

    这群工人都拿一双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周知桐,好像是生怕周知桐不愿意收留她们。

    周知桐朝他们笑道:“没事啊!我对缝纫的工艺要求的确是很严格,不过只要你们愿意学,肯定是能学得会的。这两天晚上我就在这里,来给你们培训。”

    原本明天就要学校的,后天要开学。

    不过开学日有两天,她可以晚一天回去。

    三十位工人看着他们的女老板,个个都兴奋不已。

    有一位四十几岁的妇女举起手:“周老板,我下岗后就在家里当裁缝,手艺好。”

    又有几位举起手,表示她们的手艺都很好。

    周知桐看这情况,就先安排了熟手上缝纫机操作,她要先看她们的水平。

    纱厂的职工,在早年都是经济情况最好的一批,因此家里基本都有缝纫机。

    这年代的人,基本都是自己做衣服,手艺一般不会太差。

    果真,她们这些熟手的水平还不错,只是在工艺上还要讲究一些就行。

    接下来两天,周知桐就在工厂指导工人用缝纫机。

    好在熟手上手快,熟手又可以带生手。

    并且她采用的流水线。

    就是一条生产线,每人做一道工序,到最后一个人,一件衣服就做好了。

    这样效率很高,出错率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