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办不成。

    周知桐心中暗道:她是现代人,知道这个时代后续的走向,因此办事果断,没有一丁点拖泥带水和犹豫,这样自然就快了。

    这要是给别人,要办这么大一件事情,又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也就会畏畏缩缩的要考虑很久。

    认识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说起来,她是又作弊了。

    她又想起一件事:“你手下还没有退伍的兵,可以给我用的。”

    解赫泽不解:“你不是要解决当地人五千个劳动力吗?干嘛要用我的兵?”

    周知桐神情深沉:“现在还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大量返城的知青依然难以就业。更何况流动人口大,人的法律意识淡薄,自然就会滋生出很多问题出来。现在的治安水平也不高,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没在玉安,就怕伍自强一个人震不住。”

    解赫泽:“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你要几个?我手下退伍的兵可不少。”

    周知桐想了想:“要两位保安,可以不那么聪明,只要人本份就行,当然身手要好。”

    解赫泽笑了:“这样的人,别说两个,就是十个我都找得出来。”

    周知桐一脸为难:“我现在还养不起那么多人。”

    解赫泽:“就两个?”

    周知桐:“还要两个跟着伍自强一起跑销售的。”

    解赫泽点头:“行。回军区了立马帮你联系。”

    我就是想要请两个保安,再请两个可以干销售跑业务的。”

    销售是一个工厂的重中之重。

    到金南大学是下午三点。

    周知桐直接去了班级报到。

    解赫泽则回了军区。

    周知桐到班级时,姜桂英正在教室。

    姜桂英看到周知桐,就忍不住走出来,把周知桐拉到一边。

    “知桐,你在海浦没买房子,直接在海浦开了个工厂?”

    周知桐想起昨天赫泽去迎宾馆的电话机打电话,她没去。

    她笑道:“姜老师,那个工厂免租十年,正好赫泽有个手下的兵在海浦,就请了他帮忙看管厂子。”

    姜桂英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