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不少人都抱着试试的心态要了些玉米苗回去栽。
陈小丫培育的一大片玉米苗很快就被村民们要光了,而她跟麦芽稻花,花了整整两日也种下了约摸两亩地的玉米。
其实单靠后院培育的那些玉米苗是根本不够的,她家种下去的苗子有一半是她偷偷从空间里移出来的。
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晚上陈小丫搂着乖巧的儿子很快就进入梦乡。
又是一天,她依旧没有闲,又带着麦芽,稻花把屋子外头留着的菜地都种满了各种蔬菜,其中又多了两个新品种,辣椒和西红柿。
今年,家里没有种稻子,因为除了药田,别的田地都用来种麦子和玉米了,她也没打算再添新地,反正就算不种,也不会再饿肚子。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药田里的药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长大,五月中旬,又该给药田除草了,陈小丫再次号召村民们去帮忙。
制药厂的风寒丸和咳嗽丸在文大夫与各地大夫们的推广下很快在民间传开,这两味药不仅药效极佳,价格亲民,而且还不似传统汤药那般苦涩难咽,得到了许多百姓的认可。
而按照原来的生产进度自然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毕竟整个大熹朝也是地广人密的。
因此,五月底,制药厂又招了一批工人,这次总共招了三十人,而且还扩建了厂房。
就连制药最关键的一步,文大夫也倾囊相授,教会了陈长东。
正值小麦成熟季,一片片金黄的小麦在风中摇曳身姿,呈现出一道道喜人的麦浪,整个陈家村人都在忙着收麦子,连制药厂也特意放假三日。
陈小丫家的麦子是全村种的最多的,而她家又没有壮劳力,村民们为了感谢她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收完自家的麦子后,便主动去给她帮忙。
还拒绝了她要支付的工钱。
看着村民们在她家地里弯腰挥舞着镰刀,额间布满汗水,却满脸笑意,短短一年,她就改变了这些曾经见她如见瘟神一般的人。
看吧!那些所谓的“看不顺眼,孤立,欺负”,不过就是建立在你没有能力的前提下。
如今,她让这些曾对经吃不上饭,挣不到钱的人都有饭吃,有钱赚,他们就把她当成主心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