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也是成天家,苦苦劝月娘。
“洛丫头的事,你就别管了,眼下天异常的冷,冬天说不定和头年一样,会闹雪灾。”
“还是多备些柴火,以防万一。”
温岭六七万人,需要多少柴火来烧?
如今一捆百八十斤的湿柴,都涨到三四十文的价格了。
早在卖十几文一捆的时候,宋高就劝过月娘,叫她买些柴火回来备着,可月娘打死不同意。
别看她手里拿着上千两银子,可一文不舍得花。
“买什么?我能砍。”
“柴火这种贱东西,还用费那个钱?”
每天天不亮就拿上柴刀,跟着村里砍柴的队伍,往北边荒地去。
可路远,一天最多三个来回,砍三捆柴回来,还累得够呛。
后来柴火愈加涨了价,都卖到三十多文一捆了,月娘愈加不舍得买了。
好在工地停了工,宋高和宋时和有时间了,月娘便喊上他们,一块儿上北边荒地打柴。
可这个时候,近点儿的柴火全被砍光了,一天最多也只能拉半车柴回来。
眼见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宋高焦急地劝月娘。
“月娘,北镇那边,还有不少卖柴的,四十五文一捆,咱花个十来两买些回来,也好放心啊。”
月娘却一个劲儿地摇头。
“当初卖十几文一捆的时候,我没买,如今卖四十五文一捆还买?我可不做这样的冤大头。”
“再说前面飘了几回雪,不是没两天就融了?别自己吓自己,头年雪都落完了,不会闹雪灾的。”
宋高拗不过月娘,他看重月娘,挣的每一分钱,都交给月娘,整个家,都是月娘当家做主的。
月娘打死不肯买柴火,他也没有办法。
心里其实也抱着侥幸。
头年下了好几个月的雪,也该下完了吧?总不能连着两年闹雪灾才是啊!
于是便也由月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