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的薛二爷袭爵。
最后因为薛二爷那会儿年纪太小,加上薛侯战功赫赫又子承父志,在军中备受推崇,让薛二爷袭爵的奏请被陛下驳回,如今的薛侯才顺利袭爵。
但也自那之后,薛侯和薛老夫人母子俩便结下了解不开梁子,薛老夫人进而也对薛夫人越发看不顺眼。
但因为薛夫人婚后依旧经商,并且一直陪着薛侯在边关,一开始倒也相安无事。
可后来因为薛沉鱼的出生,薛夫人不得已留在京城,婆媳矛盾越发激化。
老夫人一边嫌弃薛夫人是商女的出身,一边又享受她的伺候以及她对幼子的照顾,时间长了薛夫人也不乐意了。
薛老夫人便发了怒,说她没有嫌弃儿媳妇商女出身太低、玷污了侯府的门楣,可她竟然连个儿子都没有给侯府生,这是要让侯府断子绝孙云云。
还扬言说如今薛侯继续宠着这个出身低贱的妻子,不肯纳妾,她就要入宫请旨废了薛侯,让幼子袭爵。
薛夫人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去了别苑,而薛侯留在京城里的眼线也给他去了信,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
为此,薛侯年前回京之后就跟薛老夫人大吵一架,母子之间,又有孝字压着,这一吵自然是吵的不欢而散。
之后整个年都过不好,母子俩也跟乌眼鸡似的,见面就吵。
后来是薛夫人实在不堪其扰,出面劝了薛侯。
还劝他说,“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带兵打仗遇到意见不和的时候,总不能也用吵架解决吧?”
薛侯茅塞顿开,随即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因为当时年纪尚幼的薛二爷还需要薛侯的帮扶,靠薛老夫人自己一个妇道人家是成不了事的。
所以最后他们各退一步,老夫人回溧阳老家去颐养天年;
而薛二爷则继续留在京中,跟着薛侯和薛夫人。
当然,薛侯也承诺,按照薛老夫人的意思给自己的弟弟选最好的书院让他去读书,争取将来走上仕途,而不是跟他的父兄一样,只能去疆场卖命。
薛老夫人此举也是想名正言顺的把爵位夺过来。
但可惜,薛二爷自己不争气。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