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柏城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可如今对于被困在金林府的蜀军主力来说,却是等同于回家的路,后路被切断,军心、士气严重受挫。
若是迟迟不能与国内取得联系,时间一久,他们可就要成为一支弃兵了,总不能一直在金林府生存吧。
就算如此,不属于自己的地盘,秦国都不需要搞什么大动作,只需要封锁周边通道,然后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收拾他们。
没有了来自国内的支援和补充,或许在粮草物资方面或许没有问题,可是兵源却是一个大麻烦,军中士卒可是死一个就少一个,很难得到补充。
一旦部队伤亡过大,可就再也无法在金林府继续坚持了,被秦国军队一口吃掉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蜀军主力之中,不缺眼光长远的将领,得知偷袭柏城县失败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做出了应对,留下部分兵马继续包围金林府府城,同时还留下部分兵马配合左武卫的叛军,防备右武卫的袭击,集中了10万大军快速北上。
右武卫主动后撤50里,看似放弃了与蜀军的战斗,而且他们也从某些渠道得到了暗示,知晓右武卫不会在他们进攻西城府期间,偷袭他们的后路,可到底是敌人,该有的防备是不可能少的。
谁知道这是不是秦国的阴谋诡计啊,若非是考虑到武安军战斗力不弱,左武卫叛军又损失惨重,无法承担起保护他们后路的重任,他们根本就不会留下这么多的主力大军。
10万蜀军大举北上,还携带了大批的粮草辎重以及笨重的攻城器械,动静太大,很难瞒过百姓以及眼线、探子。
蜀军也没有想要遮掩的意思,根据他们从某些渠道获得的情报,西城府的武安军只有数万兵马,还需要留下部分兵马驻守秦、蜀两国边境,真正能够调动的兵力是相当有限,有10万大军在手,就算是强攻也能够破开柏城县。
10万蜀军一路北上,在距离柏城县还有百余里的地方,与之前偷袭不成的偏师残兵汇合,继续北上,在柏城县南门外50余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寨。
当蜀军主力抵达柏城县的时候,叶白所统率的武安军主力也同样到了柏城县北门之外,不过大军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扎营,徐达统率右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