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到放学,上学街就全是学生,来来往往的。
县城的学校可真不少,有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一中、二中、民中,还有一所高中,一小、二小、三小等小学。
虽然这些学校都离得有点远,但有宿舍的学校可不多,所以学生们都只能在外面租房子住,住的地方都集中在上学街。
而郑津买的房子就在这里,虽然有点吵闹,位置也比不上眼前的院子。
不过那里都是老房子了,以后肯定会被拆迁,因为以后离这里十公里的地方要通高速路,所以附近会建一个收费站。
他们现在住的上学街,以后可是会变成有名的高档小区,不过那都是 30 年后的事了。
对此,温意才不在意,以后要是这房子还在,那都是她孩子该操心的事。
她现在就想,把这房子推倒重建,建成出租房,一楼二楼还能做商铺。
其它楼层租给学生,光收租,也是稳定的一份收入呀。
为了温意能当上收租婆,为了老婆的县城楼房,郑津现在可要努力赚钱。
接下来的郑津可就忙起来了,他和张兴两个人把县城周边都逛了个遍,当然了,也没有白辛苦,收获那叫一个满满当当。
要是遇到赶集的时候,郑津他们忙不过来,温意也会去帮忙的,帮忙记账,看守货物等等,反正后勤工作都是她在忙。
忙忙碌碌的,不知不觉就到了1996年。
因为郑津成了家,所以郑父郑母打算等过完年就分家。
其实也没彻底分完,饭还是一起吃,就是把家里的田地平均分一下,自己挣的钱归自己,现在住的房间也归他们自己。
虽然要把土地分清楚, 但其实分了也是老两口种。
郑家的田地有远有近,想离家近点,就得少分几块,所以郑大哥选了离家有点远的田,他的田比郑津的多了七亩左右。
而郑津表示,他要出村口,路边那两块地,两块地加起来有四五十亩,其他的都不要。
郑家所有的地加起来得有一百多亩呢,郑大哥先选了田,就不太好意思跟郑津争位置好的地了。
毕竟他分到的田地比郑津多的多。
其实郑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