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是永乐年间,大明朝倒也真值得旅游一场,但可惜这是大明最后尽头。
魏昶君感叹,也难怪徐霞客,张岱等人会如此雅兴,大明朝各地古色古香,对一名历史研究者来说让人无比陶醉痴迷。
恐怕现代看到自己发来的莒州山水资料,也会感叹艳羡。
毕竟身为明史学家,能亲眼看着古代明朝。
而后魏昶君记下寺庙分布图,如楼多高,庙宇供奉何方佛陀,而后他求签,上上签,取出五十文当香火钱,拿着抽签木桶的老和尚顿时脸色难看了。
一般学子前来为了好兆头,大部分都一两银子,甚至给更多银子。
“施主是否诚心礼佛?”老和尚阴阳怪气看着。
“你这光头厮,何意!”王旗顿时怒眼一瞪,老和尚吓了低着头。
“王旗,莫要吵闹,我们走。”魏昶君摇了摇头,他的钱可以救百姓,可以给百姓,但绝不会多给这些不劳不作,只知道吸血百姓的神灵庙宇。
再度“拼车”乘坐马车返回莒城,天色刚黑。
日暮昏黄。
整座城市贡院四周街道倒也热闹,楼阁庙宇,烟花之地琴声响彻。
不少学子游荡前往,张岱已经下楼记录各地风俗。
魏昶君在房间内,开始给现代回信。
「诸君亲启,昶君已抵莒城,已见南成梁老秀才,此乃吾一路上记录风土人情之文献,后世史学家可记录,吾目前还未科举,所以没被人盯上,后日科举或会被人盯上,威胁替考。」
「此生死之局必须直面,吾若放弃考试也会碰到下一个死局」
回信内容极多,魏昶君伏案写作,点燃火烛《大明事感录》这本书被照的发黄。
少年影子倒影在门窗,被月色分成一片片残影。
影子似割裂开时空,时间疾驰回到三百多年后的夜晚。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会议室内。
明史小组教授顾成看着穿越者发来的文献:“佛塔高约四涨,周绘降魔图,梵语录,寺庙大殿规划如下”
“莒州城守备军卒状态,莒州八景介绍”
顾成一一念着,神情愈发感叹,似乎恍惚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