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魏昶君刚刚离开,尚未到河间府。
触目所见,赫然是小股流贼兵马窜动,劫掠百姓。
本就贫瘠的百姓,接连遭遇大旱,寒灾,如今又遭劫掠。
所过乡户之中,十室九空。
即便如此,官吏仍不忘记吸血欺压,强征粮食。
只留下苍老农户和无力逃离孩童,绝望蜷缩在四面漏风的泥墙。
但现在朝堂官吏还在饮宴赋诗,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皇权,各党派,在边军攫取利益,在大灾中压榨百姓。
生意往来,土地兼并,侵吞金银。
谁会在意?
魏昶君转头,大雪飘扬中,小股流贼远远张望,他分明看到其手中提着穷苦孤老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小袋一小袋的粮食挂满马匹。
那不是粮食,那是人头。
末路王朝在风雨中从根基开始腐朽,这一刻,大明似乎摇摇欲坠。
魏昶君沉默,愈发压抑。
如今已经是崇祯七年了。
崇祯七年,农历五月。
鞑子即将二次入关。
史称丙子虏乱。
阴山融雪,草场复苏,沉寂了一整个冬日的鞑子彻底恢复元气,铁骑自科尔沁草原东进,鞑子因为目睹首次入关后大明依旧留有余力,以伐大树为战术思想核心,定下春掠秋退的蚕食战略。
一点点小规模吞食宣大防线。
崇祯三年,大凌河失败后,鞑子为报复祖大寿诈降,趁着朝廷秋粮欠收,大灾并饥荒弥漫时,率军突破九边重镇。
军民一时节节败退,魏昶君眼前恍惚出现弥漫绝望悲哀画面。
边市商贾远远看着。
自辽东产出松木,撬开城门。
皮甲缝隙塞满散落金银。
一队队鞑子骑在马上,狞笑着冲入城池内高门大院,甚至寻常百姓家中。
男子被斩杀,女子被劫掠,像牛羊牲畜一般,牵在马后。
火光在这一刻耀眼,带来的不是希望与温暖,而是彻骨寒意,是焚烧大明尊严最后的恐惧,直到雄踞此地的军镇化作一片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