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启六O,带上橘猫去开挂 > 第9章 怀安(4/6)
般的一抹淡蓝色山影,好奇地问:“爸爸,山那么远,里面是不是住着神仙呀?”

    施仁美赶紧伸手扶住怀安的腰臀,生怕她掉下去,脸上挂着笑容回答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会保佑我们的!”

    “那有没有会吃小孩的妖怪呢?”怀安接着问道。

    “哈哈……建国后,妖怪可不敢出来作祟啦,那些牛鬼蛇神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咯。”施仁美打趣地说。

    “哈哈哈……姆妈说齐天大圣最会捉妖精啦……”小怀安笑得可开心了。

    这种被父母重视、被宠爱的感觉,小怀安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呢。

    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从老弄口走到第七小附近,在一棵梧桐树下,摆放着一副食担,一位满面皱纹的老爷爷微驼着背,用右手捻一根筷子,在一碗剁好调好料的肉馅里挑一点肉沬,飞快的往左手上一块馄饨皮上灵巧的一卷,然后手掌轻轻一拢便包好了一个,放进旁边的盘子里,盘子上半盖一块纱布,里面已包好很多馄饨,堆的满满的。另一个担子上放满了碱水面条。

    这种馄饨担在当时很常见,民间又称“馄饨担”。馄饨担,顾名思义是两头担子中间一根扁担,一头是材料柜,放着馄饨皮或碱水面、肉馅、包好的馄饨、配料和碗、勺子,一头是炉灶、一口铁锅还有几壶汤水,简易的装备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灶间。

    可以用扁担挑着走街串巷,夜宵出摊便会停在巷口的某根电灯杆下,边敲打着竹梆喊着:“虾皮清汤、肉丝面诶~”,听到招唤的孩子们便会不约而同的拿着碗或小锅来买了;出早摊的则用板车拖着去固定的营业点摆摊,支上几张活动木桌凳,非常方便。

    这种儿时的场景在记忆中永远定格,九十年代就很少见到了……

    这时尚早、晨曦微亮,街上还没有什么行人,上学、上班的人还不多,只有几个清洁工有大竹扫把在清扫街道。

    小怀安用稚嫩的声音道:“爷爷,来一碗清汤。”

    景市把馄饨叫清汤或扁食,上海人叫馄饨,福建那边叫云吞。

    市井坊间都流传着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讲的是有一位景市的李四去外地出差,到早餐店买馄饨时,按家乡习惯讲着蹩脚的景普话:“一碗清汤几多钱?帮我来一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