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听着李太傅的陈述,心中对卫渊的怀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欣赏和愧疚。
李太傅见时机成熟,又将卫渊在农业、军事上的贡献娓娓道来,将卫渊塑造成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少年英雄形象。
皇帝听完李太傅的讲述,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正要开口,却听到殿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声音:“陛下,臣有本奏!”
王御史身穿绯红色官袍,手持奏折,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御书房。他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太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朗声说道:“臣弹劾李太傅老眼昏花,被卫渊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竟为一个意图谋反的乱臣贼子说情!”
王御史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皇帝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他狐疑地看向李太傅,问道:“太傅,王御史所言,可属实?”
李太傅面色平静,丝毫不为王御史的指责所动,他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说道:“陛下,老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卫世子一片赤诚,日月可鉴。这奏折是卫世子亲手所写,其中详细阐述了他对朝堂整顿的建议,请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奏折,展开细细品读起来。奏折上的字迹虽然略显稚嫩,但却笔力雄健,可见书写之人内心坚定,胸有丘壑。奏折内容更是让皇帝眼前一亮,卫渊在奏折中分析了当前朝政的弊端,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其见解之深刻,措施之得当,令皇帝叹服不已。
王御史见皇帝的神情有所松动,心中暗叫不好,连忙说道:“陛下,这奏折定是卫渊为了蒙蔽圣听,特意伪造的!他用心险恶,其心可诛啊!”
李太傅冷哼一声,说道:“王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卫世子意图谋反,可有证据?空口白牙,污蔑忠良,你就不怕寒了天下忠臣的心吗?”
王御史被李太傅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他原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将卫渊彻底扳倒,没想到李太傅竟然会站出来为卫渊说话,还拿出了卫渊亲笔书写的奏折。
皇帝的目光在李太傅和王御史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李太傅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绝不会轻易为他人说情。而王御史虽然嫉恶如仇,但也难免会有党同伐异之嫌。这份奏折的内容确实打动了他,但卫渊之前的种种行为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