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世子无双:纨绔败家子 > 第101章 学府决胜定尊位(3/5)
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戚。’请问世子,此句有何深意?”孔夫子率先发难,他捻着胡须,目光炯炯地盯着卫渊。

    “《礼记》记载:‘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请问世子,为何如此规定?”刘祭酒紧随其后,抛出了另一个难题。

    这些问题,皆是旧学府的杀手锏,他们研究多年,也未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他们相信,卫渊这个纨绔子弟,绝不可能答得上来。

    卫渊面对这些难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祭酒大人,孔夫子,你们的问题,很有意思……”

    卫渊面对孔夫子和刘祭酒抛出的难题,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祭酒大人,孔夫子,你们的问题,很有意思,但也暴露了旧学府解读经典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弊。”他顿了顿,环视四周,见众人皆屏息凝神,这才继续说道:“《春秋》‘春王正月,公会……’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旧学府只将其解读为一次简单的会盟,却忽略了其中暗藏的权力博弈和政治格局变化。根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和近年考古发现的竹简记载,我们可以推断,此次会盟并非表面那般和谐,而是齐侯意图称霸的开端……”

    卫渊旁征博引,将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知识融入解读中,不仅清晰地解释了“春王正月”的深层含义,更指出了旧学府几十年来对这段经典的误读之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真相的大门。

    接着,卫渊又对刘祭酒提出的“天子之冕,十二旒……”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他并没有直接解释冠冕旒数的含义,而是从服饰制度的演变入手,结合古代社会等级结构和礼仪制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冠冕旒数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旧学府只注重死记硬背这些条条框框,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如此学习,岂不是舍本逐末?”

    卫渊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每一个论点都证据确凿,逻辑严密。他不仅完美地解答了刘祭酒和孔夫子的难题,更以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叹服。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司马公子,也不得不承认卫渊的学识远超自己。

    白侍郎原本对新学府持观望态度,但看到卫渊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