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其他皇子有勾连的人,打死都不接触。
南乔的这种态度和做法,让清平帝对他更放心了,觉得自己总算是没看错人。
正好指挥同知和二皇子之间勾勾搭搭的事情被发现,清平帝直接撸了对方的官职,将南乔给升了上来。
禁卫军从三品指挥同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南乔头顶上的就只剩下一个指挥使了。
指挥使其实也不算是纯臣,他是传统思想,认为太子之位就应该是大皇子的,毕竟这是嫡长子。
皇后生下了两个孩子,除了大皇子之外,还有一位公主,嫁给了某国公府的世子为妻,跟随丈夫驻守边关。
这么看来,大皇子手底下也是有部队可用的,只是不在京城罢了。
因为二皇子和前任指挥同知勾结的事,清平帝已经对这个儿子有点排斥了,内心更倾向于立大皇子为太子。
三皇子和四皇子,纯粹就是跟着乱的,看似争的热火朝天的,实则毫无希望,清平帝压根就没考虑过他们两个。
五皇子安王完全不掺和,就过着自己的逍遥日子,没有侧妃、没有妾室,专宠安王妃一个人,不知道羡煞京城贵女圈里多少人。
安王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安王妃很好,还给自己生下了一个儿子,那眼睛灵动的,看着就聪慧,身体更是健康的不得了。
所以安王很满足,等什么时候父皇立太子后,他也准备老老实实去自己的封地,平安喜乐的过一辈子,也挺好。
清平帝倒是没有着急立太子,而是先忙活着科举的事情,三年一度的科考又到了。
15岁的姜秉文考上了举人,13岁的姜宏文考上了秀才,10岁的姜敬文考上了童生。
转过年来春闱,16岁的姜秉文考上了进士,殿试后被清平帝亲自点为探花郎。
姜家的门槛差点被人给踩烂了,全都是来说媒的。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姜家这是要一飞冲天啊,姜南乔深受清平帝的信任,姜采薇贵为安王妃,姜家的那群小子也个个都是人才。
这种人家,要说人家起不来,傻子都不信。
那还等什么,赶紧联姻吧。
想当年是因为闺女不好找婆家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