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着,起码不用太过担心草原异民族打进来,但也别指望满桓打出去,人家摆明了在玩养寇自重的把戏。
南乔轻笑出声,这算什么?
袁崇焕吗?
总的来说,满桓比雍正时期的年羹尧要强一点,没有后者那么猖狂。
南乔再次将桌子上的奏折拿了过来,开始批复,让户部、兵部全力配合满桓,满足满桓的要求。
这个人还有用,南乔就不得不咽下这口气,再等等的,等过几年他长大后,满桓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南乔计算过了,五年的时间就足够了,张彦那边也能打造出一定数量的燧发枪,宋剑忠也能组建起一支军队,接手边关完全没问题。
国内的叛军,南乔已经彻底不放在心上了,有摄政王呢。
孙太后现在的情况也好多了,就在后宫过着守寡的生活,有点郁郁寡欢,当南乔和她谈过一次后,她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被亲儿子说出那些丑事,孙太后羞愧难当,好在皇帝陛下不是为了羞辱她来的,而是真心实意的替她考虑的。
孙太后没有明面上答应什么,但态度也算默认,她还年轻,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在后宫,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
南乔和孙太后之间达成共识,他也给孙太后画了几幅画,派人秘密的送给了摄政王,进一步激发这位皇叔的动力。
摄政王和太后之间的感情,是否违背了礼教,南乔根本就不在意。
摄政王一努力,国内的叛军算是倒了大霉了,不仅仅是叛军,还有逼迫百姓不得不反的官员,也都被拿下了。
摄政王麾下的军队也在和叛军的作战中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精锐,再加上监察司的配合,掌握了很多关键性情报,摄政王无往不利。
军队构成中,有一小部分就是监察司,在军队里不是秘密,还有江知恩的干儿子在当监军,军队的士兵也都是京营出身。
这种情况下,这群士兵很分得清大小王,跟着摄政王剿灭叛军可以,某些不好的事情,人家肯定不做。
南乔一点也不担心摄政王,任由摄政王率领着军队在国内到处溜达,充当救火员的职务,哪里出事就去哪里。
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