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人物 > 第104章 郭嘉之谋 下(2/6)


    殊死就是斩首的意思,一般不能指地位高的人,如此讲话是在表达谦卑的态度。

    郭嘉哦了声,叫人取出一叠文书,拿出其中一张递给老太监:“事儿挺大,走私军械给冀州。”

    众人一个接一个传看,某年某月某日,一批军械甲胄北上冀州,路线如何行走各处怎样接应回报利益多少写的明明白白,不但有刘琰红笔签押还有思昭,邺敬的落款。

    丁冲对于此道烂熟,立即看出破绽:“哪家走私还书写详细记录?袁绍还亲自落款?这不胡编乱造吗?”

    “所以要问清楚,您说对吗?”郭嘉摊手看向杨众。

    “啊?”杨众心思全乱了。

    从格式纸张看行文出自司徒幕府,除了签名落款其余都是祢衡笔迹,祢衡什么时候写的?亲侄子杨修在扮演什么角色?这里面到底怎么回事?

    “问是问得,只是这手段似乎稍微有一点点不妥。”老太监上前半步,语气仍旧卑微脸上却去了半点谄媚。

    郭嘉闻言淡淡一笑:“不妥又如何。”

    老太监盯着麻布水盆,语调忽然阴沉下来:“老奴伺候两位先皇,混迹宫中几十年深谙此道,以卑欺尊本是大忌,一步迈出,内外再无转圜余地。”

    “那又如何。”郭嘉说完不再含糊,扬手一挥,侍从握住刘琰四肢按住头颅,麻巾沾满清水往口鼻上糊。

    刘琰吓得尖叫:“我是刘琰,孝阳,侯。”

    麻巾一张一张糊住口鼻,嘴里呜咽四肢乱摆,侍从看差不多了,揭去麻布一角露出嘴巴,刘琰大口呻吟喘息,胸口跟着剧烈起伏。

    郭嘉干咳一声:“串联证据何在?”

    不等回答又被重新糊住口鼻,几息之后再揭开,郭嘉重新询问:“串联证据何在?”

    现在回答与否不重要,问话目的就是心里暗示,将人的意志摧毁,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会在无意中说出实话。

    侍从很熟悉这套路,取出一块绢布折叠好,通过检视绢布能够提前预警,防止哪一次不小心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趁着两次行刑间隔,侍从取出绢布捏了捏,点点头又塞了回去。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死去活来又无休无止,刘琰脑中空白一片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