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床上,然后回到客厅看到还在不停地抽烟的阎埠贵,忍不住开口抱怨起来:“书斋,你说你怎么就改不了以前的老毛病?也不想想之前发生的事,现在怎么办?”
阎埠贵精瘦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丝尴尬之色,以前阎埠贵是住在金鱼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其实以阎埠贵的身家,买一套单独的小四合院还是没有啥困难,可惜他可舍不得花这个钱。
因此分家以后阎埠贵就在金鱼胡同三十二号四合院买了两间前院的厢房。
阎家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只不过阎埠贵是二房庶出,因此成年后、再加上生母去世,就被大房分家打发出去了,除了分给阎埠贵两间在正阳门的铺子,还有一笔分家费。
阎埠贵把正阳门的两间铺子开了一家阎家书铺,还在金鱼胡同买了两间厢房,经媒人介绍娶了一个附近农村叫杨瑞华的年轻姑娘,也就是现在的阎杨氏。
阎埠贵虽然出生在大户人家,只不过由于大房夫人家里很有权势,因此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由大夫人做主。这位大夫人对于几个庶出的孩子都挺苛刻,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比家里的那些佣人强点有限,阎埠贵虽然表面上是阎家的少爷,可是其中的滋味儿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说得好听点叫“开枝散叶”,其实就是给了阎埠贵一笔分家费和两间铺子,今后就跟阎家没有啥关系了,家里的产业更是连想都别想了,那些都是属于阎家的嫡出。
阎埠贵开了书铺后,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一则是由于时局动荡不安,各行各业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二则是正阳门虽然有着不少店铺,但是却只有阎家一家书铺,那些读书人大都会到琉璃厂那片书铺比较集中的地方买书,毕竟书铺多了,各种书籍也就比较齐全;最主要的还是阎埠贵本身就没有多少做生意的天赋,因此阎家书铺基本上也没有挣到多少钱。
阎埠贵从小就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他更是把“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整天挂在嘴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阎埠贵下午就会早早回到金鱼胡同的家里,看到四合院里住户回来后,都会迎上去跟人家闲扯一通,最后大都会从人家的手上弄到一点儿东西。
刚开始居住在金鱼胡同三十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