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过去,阎埠贵已经深深地沉迷于想方设法成功地从邻居们身上占到便宜的那种愉悦之中不可自拔,就连刚开始时还会偶尔提醒一下自己丈夫的阎杨氏,潜移默化中也渐渐地变成了阎埠贵的影子,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夫唱妇随。
直到青山堂于家搬进九十五号四合院的东跨院,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刚刚得知住进隔壁东跨院的一家三口、是大名鼎鼎的正阳门青山堂的东家后,阎埠贵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怎么才能从对方身上占到便宜,而且还得是大便宜,毕竟对方可不是居住在九十五号四合院里的那群卖苦力的穷哈哈,自己家的书铺也是开在正阳门附近,当然清楚地知道青山堂恐怖的赚钱能力,虽然称不上是日进斗金,但是光是看看几乎络绎不绝出入青山堂的那些衣饰华贵的达官贵人,就足以证明人家生意的火爆程度。
而且阎埠贵还敏锐地感觉到,这于家三口很多不太对劲儿的地方。按照他的理解,既然于家是青山堂的东家,不说是奴仆成群,也应该有着最起码的排场,而且以青山堂的实力,于家作为东家,更不应该入住南锣鼓巷九十五号东跨院这样寒酸的住所。
阎埠贵当然并不是怀疑对方是冒牌货,毕竟有着青山堂岳信文大夫的亲口承认,而且他还不止一次看到于家三口出入青山堂。
经过仔细琢磨,阎埠贵觉得这于家三口恐怕其真实身份,跟自己在阎家也差不多,估计十有八九是被于家赶出家门的偏房庶出。
虽然从来没有听说过于家的名号,但是阎埠贵毕竟读过不少书,也清楚地知道,在华国存在着不少传承久远的大家族,其中不乏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之久的古老家族,这些大家族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其自身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再联想到四九城青山堂,据阎埠贵所知,从元末明初四九城初建的时候,青山堂就已经在存在了,这也足以证明青山堂背后的于家绝对是传承悠久的古老家族。
阎埠贵自认为猜的八九不离十,恐怕这位于少东家和于夫人母女,都是被于家的嫡出赶出了家门,而四九城青山堂则是于家嫡出分给于夫人母子三人的一处产业。
正是有了这样的分析,阎埠贵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够从于家占到便宜,而且还得是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