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张正阳努力参悟消化那一晚年轻道人给他讲的东西,修为从此大进,带领原本不断势微的龙虎山重新走向兴盛,屹立辉煌数百年。只可惜资质有限,张正阳直到临终都始终没能堪破那一层纸一般的隔膜,未能踏入练气境成为真正的修仙者。

    “张正阳掌教亲笔画下那名年轻道人的画像,挂在了天师阁的密室里,立下祖训后世的掌教天师要日夜参拜供奉画像……”

    “当民间传闻老神仙你的事迹的时候,贫道就有了个猜想,所以才一再叨扰陛下,求他引荐。”

    “贫道实在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居然能亲眼够看到画中的神仙……”

    张元灵喃喃说道。

    听老掌教说完,所有人都用一种敬仰的眼神看向了朱云,在场的人就没有一个傻子,自然都猜得出数百年前曾经到访龙虎山,指点过当时龙虎山掌教的神秘年轻道人就是朱云了。

    朱云也露出了感叹的神色,他也是没想到几百年后会重遇龙虎山的后人,眨眼已经是数百年了,沧海桑田……

    说起来,这个张正阳心性不错,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愿意跟张正阳讲道一晚,点拨张正阳。可惜的是,之所以张正阳最终没能悟道成为修仙者,不是因为张正阳悟性不足,而是当时人间的灵气不像现在这样正在复苏阶段,反而极其稀薄,根本不足以支撑凡人成为修仙者,除非像朱云这样有大机缘的才能例外。

    “龙虎山能有数百年的兴盛,全因老神仙的缘故,张元灵在此再次谢过老神仙……”

    说着,张元灵再次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身后的黄衣天师们也跟着诚心齐声拜谢。

    “谢过老神仙!”

    “谢过老神仙!”

    “谢过老神仙……”

    “起来。”朱云再次把他们给虚扶了起来。

    他想了想,继续道:“当年我在龙虎山留宿一宵,吃过龙虎山一顿斋饭,算是跟龙虎山有点香火情,张正阳这个小辈也很对我胃口。今日我便传授你们符箓之道,为你们今后龙虎山的道统。”

    朱云之所以如此费功夫,也不仅仅只是看在跟龙虎山的那点香火情这么简单。

    就如之前他跟朱元璋和朱棣所说的那样,大明要想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