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了好些日子,胡惟庸都没等来朱棣的雷霆之怒,他不仅没有放下心来,反而一颗心直往下沉。

    胡惟庸自己混迹官场多年,早就已经浑成了人精了,自然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妄想,比如朱棣念他劳苦功高所以不追究,或者锦衣卫半路把证据给丢了所以没交上去给朱棣之类的。

    拿了证据却不发难,这明显就是在憋大的啊!

    胡惟庸可比蓝玉敏感多了,一下子就察觉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危在旦夕,一个不好未来可不止是家破人亡这么简单,按照老朱家痛恨贪官的性子来看,自己怕是九族都可能保不住!

    之后胡惟庸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便开始日思夜想,寻求救命自保的方法。

    只是想了很久很久,都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铁了心要整死自己,自己又能怎么办?

    绝望之下,胡惟庸想了个险之又险的办法,那就是勾结倭国掀桌子!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已经暗中跟足利尊氏搭上了线,足利尊氏之所以亲自跟着怀良亲王来到大明,多少也是因为胡惟庸的关系。

    足利尊氏之前口中的“那位大人”,正是这位大明文官集团的首脑,故旧门生遍地的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毫无隐瞒地把自己的处境和跟足利尊氏勾搭的事给蓝玉说了。

    “你这是准备想拉我下水,要我跟你们一起合作?”

    蓝玉目光闪烁地问道。

    “不错!胡某已经开诚布公,大将军不用怀疑我们的诚意。”胡惟庸毫不掩饰地承认了,随后更是语出惊人:“胡某今天前来,就是要送大将军一座龙椅的!”

    听到这话,蓝玉的瞳孔陡然收缩,紧紧盯着胡惟庸:“什么意思?”

    胡惟庸接下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在辽东那里有很多蓝玉的旧部,蓝玉可以暗中写信遥控他们举旗起事,倭国也同时出兵配合,辽东加上倭国,朝廷必定重视会派大军前去平叛。而到时候蓝玉再趁中央兵力空虚之际,在京城里呼召旧部起事,拉起一支队伍控制京城,有胡惟庸在朝廷里做内应,必定能够成功。

    说到最后,胡惟庸眼神阴冷地举掌在脖子上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