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力争。儿臣见他如此坚持,又与几位大臣商议,最终决定对水利工程进行整改,并任命他为水利工程督办。”
萧景川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逸儿,你做得对。身为君主,就该明辨是非,重用贤才。这水利工程关乎民生,让沐逸轩负责,你可放心?”
萧南逸自信地说道:“儿臣放心。沐逸轩虽年轻,但才华出众,责任心强。这段时间,他奔波于各地,亲自考察水利设施,制定修缮计划,解决了诸多难题。如今,水利工程修缮完成,成效显著,百姓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顾琉璃笑着说:“看来婉清的娘家,出了个好苗子。逸儿,你可要好好栽培他,让他为南诏国的繁荣出力。”
萧南逸应道:“儿臣明白。儿臣打算,待沐逸轩完成水利工程后续事宜,便将他调入六部,委以重任,让他在更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萧景川看着萧南逸,语重心长地说:“逸儿,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沐逸轩既有才华,又有担当,你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他的成长,引导他走正道。”
萧南逸认真地点头:“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定会好好栽培沐逸轩,让他成为南诏国的栋梁之材。”
三人又聊了许久,从朝堂政务到后宫琐事,气氛融洽而温馨。
随着暮色渐浓,殿内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拉得悠长。萧南逸与萧景川、顾琉璃又交谈了片刻,便起身告辞,准备返回自己的寝宫,继续审阅一些紧急的奏章。离开前,萧景川再次叮嘱萧南逸,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为南诏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回到寝宫,萧南逸坐在龙案前,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章上圈点批注,但脑海中仍不时浮现出沐逸轩的身影。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水利工程一事上展现出非凡的能力,让萧南逸看到了南诏国未来的希望。萧南逸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众多像沐逸轩这样的人才。
几日后,沐逸轩完成了水利工程的最后验收工作,回到都城。他顾不上休息,便来到皇宫,向萧南逸复命。在御书房中,沐逸轩身着官服,英姿飒爽,恭敬地向萧南逸行礼。
“微臣沐逸轩,拜见陛下。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