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是躲不过去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
总归,人家只是询问她的意见,又没有叫她拿主意,说一说想法也没什么。
“玉瑚嫂子,你要这么问,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毕竟我娘家那边都没人了,要是说的没道理,你就只当听一听。”
在王小草的介绍下认识孙玉瑚以后,卫诗云的对两个人的称呼,也是有很明确的区别。
一个叫的亲昵一些,一个叫的相对疏离一些。
之所以这样,都是王小草的主意,她就觉得她和孙玉瑚是不一样。
作为最早认识卫诗云的人,她一定要有称呼上的区别,才能显出她这个嫂子的第一顺位。
如此,卫诗云叫王小草的时候,直接是称呼‘嫂子’,叫孙玉瑚的时候就是‘玉瑚嫂子’。
这会儿听卫诗云要说说她的看法,孙玉瑚就来了精神,王小草也摆出了专业吃瓜的造型。
早就习惯了两人做派的卫诗云,倒是没有在意这些,转头说起她的浅薄看法。
“我没有兄弟姐妹,是家里的独生女,就不存在兄弟姐妹之间有隔阂。”
“像我婆婆家,也就是卫国家里,是有四兄妹的。”
“大姑姐那人”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卫诗云把她在凌家观察到的细节,能说的都说了一遍。
重点突出的内容就是,父母的引导,才是对儿女最好的教育。
如果父母本身就有想法,那么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就会有他们统一的调性。
但如果是放养式,或者不怎么上心的教养,就会让子女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出来的个性就是有问题的。
或沉闷,或狡猾,或算计,各式各样的性格呈现就比较突出。
但像孙玉瑚家里这样,父母性子偏柔和,对子女也没有强制管教的,底下的兄弟姐妹有隔阂就很正常。
听完卫诗云的分析,孙玉瑚若有所思。
她想,她知道怎么做了。
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有什么大的改变。
她一个外嫁的姑娘,能做的就是给出建议但并不掺和,要不然这事还有的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