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一看,原来是儿子在家中饿死。
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也为了实现儿时的抱负,柳明甫不得不厚起脸皮,转投权贵之门,学人投赠干谒,希望能引起注意,得到重用。
但投了一篇又一篇的干谒,往往都石沉大海,实在是造化弄人。
终于,柳明甫等来了豪门权贵伸来的橄榄枝。
这一年,他终于补上了一个彭泽郡县令的空缺,甫一上任,便换来300亩的官田归自己所用。
一日,浔阳督邮前来彭泽郡巡视,县衙里小令们慌慌张张,忙着筹备接驾。
有人劝柳明甫赶紧穿靴戴帽,赶去迎接上差。
他心中不愿,加之早年时,曾与督邮此人有过间隙,此时不愿居于人下,受到折辱。
柳明甫便挂印辞官而去,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可辞官后的柳明甫终于还是要折腰于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他每日看着妻儿面带菜色,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只能无奈再入名利官场。
这一次,他来到一个州郡长官门下,做了一名参事。
可好景不长,州郡长官竟然意图谋反,居然想要当皇帝
柳明甫不想蹚这趟造反的浑水,便借着母亲病逝,回家丁忧三年之际,远离了是非之地。
再次回到家乡的柳明甫,已经对仕途失去了兴趣,也被慢慢磨灭了少年时的雄心。
他此后在南山下种地,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夫。
可是奈何自己体力差,农活技术又一般,每年家里收成也跟着一般,生活仍是拮据。
这时候的柳明甫,忙时种地,闲时饮酒买醉,日子还算过得悠闲,只不过,再没有了时间捧书耕读了。
这些年来,他靠着地里的一点收成,加上好友的接济,勉强度日。
丰年时,他就自己酿酒!
虽然农活一般,但他酿酒可是一名好手,周围的村民们有时候也请他帮忙酿酒,待酒酿好后,东家再请他一同喝酒答谢。
他每次喝酒,也不讲究佐菜,饮必醉。
这年秋天,屋外暴风骤雨,他所住的茅屋本已是破败不堪,此时更似要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