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恭敬之心,礼也;
怀是非之心,智也;
怀诚实之心,信也。
五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同时,五常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生长,又相互制约。
从仁、礼、信、义到智的过程,是一个相生的过程。
从信、智、礼、义到仁的过程,是一个相克的过程。
如儒家提倡,一个人要常怀“仁”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如果“仁”过多,就难免会有“烂好人”之嫌,就需要以“义者,宜也”来触发
同样的,如果“义”过剩,行事乖张暴戾,就需要用“礼”来校准
如果只讲“繁文缛礼”,甚至“以德报怨”也并非是儒家所提倡的,就需要“智”来权衡
如果“智”满,常“小聪明”作祟,就离不开“信”的约束
而凡事是否要有“信”,则又需要以怀“仁”的眼光来审视
仁是基石,义是动机,礼是峰尺、智是界限,信是枷锁。
凡此种种,五常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书上更是直言,君子起而行之,践行五常的过程,便是一场证道。
此书珍贵,不知是何人所著,对于正统儒家修士来说,循序而进,无疑是一条可以步步登天的大道。
许青白将其捧在手里,心里又多少有些苦恼。
如今自己仙、武双修,虽然在修仙一途上,还结出了千年一遇的文胆,但自己终归不是那些书院学宫里的纯粹儒家修士,如果以后按此枯修,似乎又要舍弃许多,与自己追求的大道不符。
许青白暂时没有改换功法的想法,如今自己仙武之道都进展顺利,特别是自己武府内,等小金人的隐患解除后,他相信,修为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突飞猛进。
而这本《浩然养气五常注》既然能让许青白奉为至宝,除开功法之外,其后面两个关于“术”的部分,却可以让许青白借鉴之下,拿来为我所用。
人族天下,以浩然气为始气,但凡是人族修炼者,不管是修炼何种功法,出生于何门何派,儒家也好、兵家也罢,纯粹武夫也好、潇洒剑仙也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