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17章 心情截然不同的父子俩(1/3)
    普光寺,这座寺庙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五年为太子李承乾祈福而建。

    然而,与洛阳的寺庙相比,长安的寺庙历史相对较短。

    洛阳的白马寺建于汉明帝时期,历史悠久。

    此外,佛教的第一批重要碑文——《四十二章经》,据说是由白马寺刻制,而且传说是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蔡邕抄录。

    当然,考虑到当时佛教的地位,这是否只是一种自我吹嘘还有待商榷。

    尽管如此,普光寺的规模仍然相当可观。

    也许是由于它是皇家建造的寺庙,因此经常吸引着长安的百姓前来参拜,希望能沾染一些皇室的福气。

    当李承乾骑着马来到普光寺的门前时。

    往事种种都浮现在李承乾的心中。

    那个时候为了让李承乾的病好的快一些,李世民甚至都赦免了一些罪犯用来为李承乾祈福。

    那个时候的李世民还是真心的喜欢他的这个儿子的。

    “但为什么事情会一步步走到那种地步呢?”李承乾不了解。

    但是他知道这是他无法改变的,李二为了平衡是不可能不做这些事的

    即使是如今他的腿没瘸。

    青雀的地位还是在被不断的拔高,他正在不断的积蓄着力量向自己的位子发起冲击。

    “李二阿,你难道要亲自促成玄武门之变的重演吗?”

    李承乾在心中深深的叹息:“也罢!是你逼我的喔,等我造反成功了你可别哭!”

    “哭也算时间。”

    从普光寺回来的钱平恭敬的对着李承乾说道:“殿下,普光寺主持已经在前方等候殿下良久了。”

    “让他不必等候我了,照常吧,我要先去见道衍大师。”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诺。”钱平应道。

    李承乾在寺庙的路上所遇的皆是光头的小和尚,这在古代的观念当中还是而挺炸裂的。

    不过自从嘉平二年,朱士行成为第一位登记受戒的汉族僧人以后,剃度的仪式也在古代推行起来。

    到唐朝,不剃度的僧人已经很少了。

    前身倒是经常的来这里为长孙皇后祈福,所以一应的流程很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