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148章 商议高句丽(2/3)
集去就好了,只是野战和防守的话,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

    “有着河北道作为后勤,完全可以慢慢的和高句丽拼消耗,再加上倭国和新罗的骚扰,高句丽只会越来越难受。”

    李二反正觉得是没多大的问题。

    唐军的战斗力,在整个封建王朝里面,都属于拔尖的那个部分。

    一万多唐军在野战完全足够媲美高句丽十万大军。

    但是后勤压力可就不一样了,而且高句丽那种地方,怎么能跟河北道比呢,慢慢拖,都能将高句丽拖垮了。

    “对于野战我也是认为没啥问题,灭高句丽难就难在那个地方冬天实在难以行军,而不是他们的部队如何能打。”

    “可惜,要是有一种可以长期保存食物不至于腐败的方法就好了。”李承乾摇头叹息道:“要是能够让这些将士吃得更好一些,他们的战斗力还能更强。”

    在这个年头,运输军粮一直是个大问题。

    近一点还好说,远距离运输,运一石粮食,中间要损耗三石粮食有余。

    李承乾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做罐头,一战的罐头,可是到现在还是能吃的,而且运输也方便。

    后来发现

    这玩意居然是个高精尖的产品。

    而且罐头要用铁,以如此的钢铁年产量,只能尽量满足打造兵器,要是用来打造罐头,有些太难为人了。

    琉璃也是,以如今的产量,要想达到做罐头,还不至于被人买椟还珠的地步,也得再发展个几十年。

    不过等煤炭大量开采以后,燃料充足了,钢铁产量也就能上去了。

    “其实还是一个问题,均田,只要将那些世家的田地均出来了,朝廷就有足够的税收了。”李二也是发现了这个问题。

    朝廷到处都要用钱,而每年的税收就这么多,但是每年的固定开支都要占据一大部分,剩下的才能拿来用。

    无外乎开源节流。

    节流是想都不用想,四处都要打仗,光是按照朝廷现在的估计,要存储军粮以防山东叛乱、要防吐蕃寇边、还要攻打高句丽。

    朝廷现有的军队都有些捉襟见肘了,更别说节流了。

    而且除了缺钱缺粮以外,还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