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算得了什么?

    比起陛下的恩情,这根本不值一提。

    他吝大福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并且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两仪殿内,李承乾端坐在太师椅之上,虽然他的面容依旧威严庄重,但仔细看去,眼角已有了岁月的痕迹,那是多年来操劳国事留下的印记。

    齐先生站在一旁,一袭长袍,身姿挺拔如松。

    他手中握着一把折扇,时而轻轻挥动,时而微微颔首,神色淡然,始终如一地沉稳。

    吝大福匆匆赶来,踏入殿内,看到李承乾的那一刻,他愣在了原地。

    仅仅一年未见,陛下怎么看上去老了这么多?

    想当年,他们三人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在咸阳的街头巷尾肆意奔跑,畅谈着自己的理想。

    那时候,陛下还隐瞒了自己的太子身份。

    那时的他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如今却已纷纷迈入中年,岁月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吝大福定了定神,脸上堆满笑容,快步上前,对着李承乾和齐先生拱手行礼:“陛下,齐太师,我来晚了,还望陛下恕罪。”

    李承乾看着他,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死胖子啊,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太累了?”

    “朕的政令年年这么多,真是苦了你了!”

    李承乾的眼中透着心疼,这些年,大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吝大福的努力。

    他为了推行那些利民政策,如改革商税、开辟新商路等,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为了让政策顺利实施,他常常亲自奔波于各地,与当地的富商、官员周旋,协调各方利益。

    吝大福听了,连忙摆手摇头,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陛下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还苦?陛下可是让我做了这大唐最富有的人啊!”

    “我要是还叫苦,那老百姓的日子还过不过了?能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的繁荣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听到这话,李承乾和齐先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笑声,仿佛又回到了他们年少时把酒言欢、畅谈理想的日子。

    那时的他们,没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