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坐在李承乾的对面,身子微微前倾,双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当听到陛下抛出的这个问题时,他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一时间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在此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来自乡野的普通少年,以为自己那些在田间地头、在油灯下苦思冥想出来的想法,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幼稚念头,却万万没想到,这些竟能引起陛下这般浓厚的兴趣。
他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微微低下头,声音里带着几分局促,嗫嚅着说道:“陛下,实不相瞒,这些都只是我平日里闲来无事的一些胡思乱想罢了,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实在是拿不准它们到底是对是错。”
王文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瞄了瞄李承乾的表情,又赶忙低下头去。
李承乾听闻,并未立刻回应,而是伸出手,再次将那叠纸张缓缓拿起,轻轻抚平纸张上的褶皱,目光深沉,逐字逐句的又研读了一番。
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承载着王文的思考。
在这些内容里,真正令李承乾内心深处深受触动的,绝非那些诸如“人人平等”之类看似美好,却早已被无数人挂在嘴边,近乎流于形式的场面话。
毕竟,这类话语虽然动听,可大多数人也仅仅只是说说而已,鲜少有人能真正去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刻内涵。
真正让李承乾动容的,是王文在后续篇章中,对于“天下为公”这一理念起源的深度思索。
王文认为,若要切实达成“天下为公”这一理想中的大同之境,当权者必须要做出巨大的、甚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
其中,他所提及的“祸福不及亲人朋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含义。
在世俗的观念里,当一个人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自然而然地就会想着凭借这份权力去提拔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跟着自己沾光,一同过上富足优渥的好日子,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是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处世之道。
可王文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察觉到,这种看似顺理成章的行为,实际上却与“天下为公”的本意背道而驰。
因为一旦当权者利用权力为自己的亲友谋取私利,那么资源的分配就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