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承乾的话,王文的大脑瞬间“嗡”的一声僵在原地,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而一旁的秦如召,平日里那副沉稳干练的模样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愕,渐渐转为了困惑,一时间呆愣在那儿,脑海里一片混乱。
这次的使团意义非凡,与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不相同。
队伍里有诸多朝廷官员的孩子,这些孩子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礼仪,是使团的重要门面。
更关键的是,尊贵的太子殿下也在其中,这使得此次出使的规格和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大唐的威严。
再看看眼前这个农村娃子,王文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粗布麻衣,头发随意地束着,带着一股乡野间的质朴。
他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对朝堂上的繁文缛节一窍不通,对出使异国所需的外交礼仪更是毫无概念,这样的人,怎么就突然被陛下选中,能够跟随使团前往天竺呢?
秦如召并非是对王文这个人有什么成见,他心里清楚,使团出行,人员选拔必定是关键。
这不仅是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还紧密关联着大唐的颜面。
在外交场合,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成员都代表着大唐的形象。
这么一个农家小子,要是跟着去了,一旦被天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看到,人家说不定真会以为堂堂大唐已经人才匮乏到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王文更是满心疑惑,他的心跳急剧加速,砰砰砰地撞击着胸腔,他下意识地伸出食指,哆哆嗦嗦的指了指自己。
“陛下,您是说我吗?”
那声音里带着几分胆怯,又有几分期待,仿佛生怕自己听错了。
李承乾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中透着鼓励,轻轻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没错,朕就是说你,你愿意去吗?”
“你的家里,朕会派人去通知,你只要坦诚地告诉朕,你愿不愿意,朕尊重你的想法,不想去也没关系,直接说就好。”
听到陛下这番诚恳的话语,王文惊得张大了嘴巴,合都合不拢,过了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激动地说道:“陛下,我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