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刑不上士大夫”,在他们看来,王文不过是高句丽贱民之子,出身低贱,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一步登天,位极人臣,还真把自己当成能掌控朝堂的大人物了。

    不过,这些不满怨愤,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绝不敢在明面上表露分毫,生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王文既然敢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有他的底气手段。

    在军机处,王文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陛下。

    每一次踏入那间弥漫着浓重药味的寝殿,他的脚步都异常沉重,心情也格外复杂。

    看着昏迷不醒的陛下,他的眼神里满是忧虑迷茫。

    陛下将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提拔为军机首辅,对他有知遇之恩、重用之情。

    在陛下的信任支持下,他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可如今陛下生命垂危,若是扛不住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这个庞大的王朝,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没有了陛下的坐镇,他又该如何平衡各方,稳定朝局呢?

    想到这些,王文的心中就充满了迷茫不安。

    自己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一旦失去陛下这棵大树的庇护,那些被他得罪的人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前些日子,张安前来拜访他。

    张安虽然只是一个小吏,但凭借他的才能,当个官员绝对绰绰有余。

    当初他未能考上官职,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来自辽东,父母都是奴籍。

    在大唐的官员选拔体系中,这种出身背景的人自然不会被任用,所以张安无奈被刷了下来。

    但他没有就此沉沦,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从偏远的辽东来到了长安。

    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吏,他也立志要做到最好。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处理政务井井有条,解决了不少民生难题,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同僚的认可。

    王文并没有给张安走后门,而是严格按照当年张安科举时的排名,再综合这些年来他在地方上积累的政绩,重新把本就应该属于他的七品官身还给了他,让张安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