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整,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关键事先也没商量过。
徐铭将话筒还给主持人,然后以只有他和张国师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资方报销。”
他的话音刚落。
张国师就果断凑到主持人举着的话筒前。
“作为导演,这种好事不能让小徐专美于前,每售出一张《亲爱的》电影票,我个人同样捐赠一元。”
早说啊,早说他就第一个喊了。
不是从自己兜里掏钱,喊出来就是有底气,这种撒别人币的感觉着实令人生恋。
巩利那边,徐铭都没张嘴,只是眨了眨眼睛,使了个眼色。
对方就明白过来,跟着附和。
轮到郝蕌想跟上,被徐铭连忙给拦下。
擦,人家俩是有资方报销,你瞎上个什么劲儿。
要知道最后这钱都要从启铭娱乐账上走。
当然,中影、万达等投资方会帮忙分摊,还有与光影购票网合作的院线方,同样会进行补贴。
要不然徐铭也不能这么硬气。
等于他是把光影购票网的推广费用,给换了个名目。
“徐老师,最后一个问题,您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期是多少?”
“定个小目标,两个亿吧。”
……
随着《亲爱的》上映。
两亿小目标也成了网络热词。
徐铭轻描淡写的语气,与国内票房破亿都难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让影迷咋舌于口气之大,也让同行们略微破防。
这尼玛都是小目标,那他们那些票房成绩算啥?
不少人憋了一口气,就等着《亲爱的》首日票房出炉,再决定以怎样的态度去发声。
尽管徐铭、张国师、巩利这一套阵容,的确强悍。
但打拐题材的电影,天然就有劣势。
何况还是在四月这个淡季。
莫说两亿,在徐铭夸下海口之前,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预期也就在一亿上下。
一家电影院内。
徐铭正跟巩利一起朝观众们鞠躬致谢。
“感谢大家对我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