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臣贪污受贿之罪。殿下明鉴,臣虽不敢称两袖清风,但绝无大过啊。臣无奈之下,才只得应允。”
太子与顾浩然听闻此消息,皆大为震惊。太子怒道:“那宰相为何要如此行事?他难道不知这会扰乱宫廷,破坏朝廷大计?”
顾浩然思索片刻,说道:“殿下,宰相一向在朝堂之上势力颇大,且对殿下您的一些改革举措多有抵触。此次他挑唆官太太们闹事,怕是想借此引发世家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从而破坏殿下的变革大业,以维护他自身及背后利益集团的地位。”
太子握紧了拳头:“哼,他好大的胆子!孤定不会轻饶于他。然此事仅凭户部侍郎一面之词,尚不足以定宰相之罪,还需进一步搜集证据。”
顾浩然点头称是:“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先从宰相与户部侍郎之间的往来信件、密谈记录等入手,同时,密切监视宰相的一举一动,看他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太子当即下令:“着人全力调查宰相,务必将证据确凿,让他无可狡辩。孤倒要看看,他还能在这朝堂之上兴风作浪多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子与顾浩然的人日夜忙碌,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他们发现宰相与一些反对改革的世家暗中勾结,不仅策划了花园闹事之事,还意图在商业上继续抵制朝廷的新政,以维持世家对商业的垄断。
太子拿到证据后,并未立即发作,而是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终于,在一次朝会上,太子当着众大臣的面,将宰相的罪行一一揭露。
太子神色威严,目光扫视全场:“宰相大人,你以为你暗中策划的阴谋无人知晓?你挑唆官太太们在花园闹事,妄图扰乱朝廷,破坏变革,此等罪行,你可认罪?”
宰相脸色煞白,但仍强装镇定:“殿下,臣冤枉啊。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此等恶行。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还望殿下明察。”
太子冷哼一声,将证据一一呈上:“宰相大人,你还敢狡辩?这些证据确凿,你与户部侍郎的密谈,与反对改革世家的勾结信件,皆在此处。你还有何话说?”
宰相看到证据,顿时瘫倒在地,知道大势已去。
顾浩然在一旁说道:“宰相大人,你为一己私利,不顾大晋之安危,破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