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头上。

    他可是常务副市长,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说不能又好又快解决,都对他的威信是种伤害。

    一来你下面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你监督不力;二来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说明你对分管部门没有掌控能力;第三,市委书记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你的分管部门还不当回事,说明你连人都管不住。

    “老李,你给他们开会的时候,我也参加一下,给你助助威。”高军辉走到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谢谢,有你支持,我就有信心了。”李志新十分感激,毕竟市长出面,不仅代表的性质不同,再重要的是,高军辉在人事方面的影响力。

    市长参加  ,那就不用问了,杨辰也得参加。

    之后回到高军辉的办公室,高军辉担心地问:“小杨,你说咱这第二期座谈会还需要再开吗?”

    杨辰想了一下:“如果这些企业的问题得到解决,其它的企业自然也想参加,不过最多也就三次,以后问题就搜集不上来了。”

    到时候下面的单位也都聪明了,要不提前去把问题解决掉,要不让企业不要把问题向上反映。

    “能开三期也行呀。”高军辉自然也知道这种情况,要是没市委介入,这些问题真的不好解决。

    本来按他的谋划,如果效果好,开个十期八期的应该没问题。

    杨辰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如果企业不反映问题,哪来的问题?你解决谁去?

    哪怕企业还存在问题,人家不想反映,你有什么办法?你是市政府也不能强迫企业反映问题呀。

    到时候再开这个座谈会,就失去意义,变成了一般的歌功颂德式的座谈会。

    但是仅开三期的话,到时候往上汇报或者宣传的时候,没法解释。

    你在这拼命夸开这个座谈会的意义,领导问你,既然这个座谈会这么有意义,那为什么不多开,只开三期呢?

    你无从解释。

    你说再开没意义,那你这三次又有什么意义?

    你说问题已经解决完了,难道就这四十五家企业有问题,其它的就没有?

    无法自圆其说,或者上下逻辑不照。

    高军辉把自己的想法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