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还我正义 > 第十六章 灭门惨案(4/5)
。可叶家长期以来积德行善,名声和人缘依然很好,所以,叶文宗这个当家人很受人敬重。  在灭门案前一年,村上来了一个衣赏褴褛、面黄肌瘦的老人,他以乞讨为生,晚上就住在村旁的桥洞之中,到了那年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叶文宗想起桥洞中的老人很可能被冻死,就叫人把他背到自己家里,让他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并饱食了一顿。叶文宗对老人说:“老人家,怜悯之心,人皆有之。不知你从何地而来?因何事穷困潦倒到了这个地步?住在桥洞之中,我怕你熬不过这个冬季,如你不嫌弃,就在我家过了冬再走。”  老人没有回答叶文宗的问题,只是用河南口音说:“谢了,恁是个菩萨心肠,俺相信好人有好报。”  开春后,老人已调养得腰板硬朗,脸色红润,两只眼睛虎虎有神。他在离开前从随身的包袱中拿出一个用棉絮包裹着的物件,一层层剥开后,才见是件瓷器,上沿葵口直径为十公分左右,底是直径为四公分左右,底上有朵菊纹,内壁上还有六朵,总体器名可称为七菊葵口洗,通体青如湖水。

    老人对叶文宗说:“这是俺祖上传下来的一尊柴窑笔洗,因有人为抢夺它而要害俺,俺才躲到了这里。看来这东西带在身边凶多吉少,您是个靠得住的人,俺想暂时存放在您家,待俺把一些事处理好后再亲自来取。有劳之处,自当重谢。”  叶文宗目光诧异,他知道柴窑是中国古代青瓷的最高境界。据史料记载,它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得初年的河南汴梁(今开封地带),为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后因黄河决堤,将窑址淹没,故柴窑至今没有发现它的窑址。在此后历朝万代中,仅在北宋出现过。自“靖康之耻”后,柴窑便销声匿迹。后人用十二个字来概括柴窑器物的主要特征:“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自宋代开始,都把柴窑列为各名窑之首。老人有如此天下奇珍,定非等闲之辈。

    叶文宗语气诚恳地说:“谢谢老伯信任,重谢就不必了,只盼你能早日取回,因为这种价值连城之物,放在我处时间长了,我也怕发生意外。”  老人别过叶家,再无踪影。叶文宗亲自保管这件柴窑笔洗,心中惴惴不安,两个月后,使用极其隐秘的方法将它埋了起来。

    到了大寒这天,三十多个骑着快马、握着手枪的蒙面人突然闯进叶文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