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还我正义 > 第二十章 借古喻今(3/4)
她将住宅捐给僧人,建造佛寺。由于戴颙是个大隐士,这个山坡被取名为招隐山,寺名遂称“招隐寺”。后虽因战火几度重建,但至今仍保留着当初的原貌。招隐寺的山门前有一座巨石碑坊,上面刻着一副楹:

    读书人去留萧寺

    招隐山空忆戴公

    叶雨菡指着这副楹联问谢震:“你知道它的精妙之处吗?”

    谢震得意地晃着脑袋,道:“不管你是想考我还是想请教我,都算找对人了,因为我陪外地的领导至少来过这里三次。这上联是指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寺读书,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昭明文选》。这部《文选》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梁朝一百多位作者、七百多篇各种体裁的诗文词赋,基本上汇集了梁及之前的文字精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下联嘛,就是指戴颙隐居在此山中,令人神往与眷恋。”

    叶雨菡说:“看来你有明显的重萧轻戴倾向。其实戴颙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是个大隐士,还是位大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曲谱和一部长曲,其中的《广陵》、《止息》、《游弦》三曲,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葩。所以,萧戴二人,很难说谁高谁低。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倒真的要向你请教,你认为萧统究竟是编《文选》还是做皇帝更有价值?”

    谢震说:“你这问得有些幼稚,当然是编《文选》更有价值呀。因为皇帝与草木同朽,而《文选》却是彪炳史册。”

    叶雨菡说:“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文人都会这样回答,而我倒觉得这种回答未必正确。因为萧统做个德才兼备的好皇帝,他完全可以物色合适的人来编《文选》。同时,一个好皇帝可以在多方面造福于民,并改变历史进程。你想想,后来萧统的弟弟萧纲继承皇位后,由于才能不够,造成了侯景之乱,导致梁朝很快就灭亡了,其中就没有值得深思的东西吗?”

    谢震说:“你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但我有点奇怪,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是重文抑官的,今天怎么颠倒了?”

    叶雨菡说:“不是颠倒或反常,只是对历史人物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你也算个文人,而且是个有多方面才能的文人,选择了弃官从商这条路对不对?现在还不好下定论。在专权或动荡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