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还我正义 > 第七十七章 自由氛围(2/3)
漫式凄美,《悲惨世界》所展现的美更为现实、深沉。

    同时,他也向世人证明,只有敢于斗争,正义才能战胜邪恶,美丽的人性才能散发出它应有的光芒。

    对于我的观点,同学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这倒不足为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吴东方并没有全力支持我。

    他侧重是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分析,对我的现点可以说是有褒有贬。从中可见他的独立思考和不偏私情的个性。

    他认为,《巴黎圣母院》中的反叛美女  艾丝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书中重点塑造的角色,他们的品质始终坚贞纯净,从来就没有过动摇。而克罗德和菲比斯等人则始终是以外美内丑的形式出现。

    雨果这样写当然是想突出他的美丑对照和反衬原则,这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写作技巧。

    但是,由于人物的个性过于相似和简单化,没有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及深层原因,这就难以让人折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而《悲惨世界》则大多表现的是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

    就以主要人物冉阿让为例,他是所有矛盾的交集点,在他身上有一种复杂的成分,最初他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他的每次经历和选择见证了他在考验中逐步升华的过程,直至最后的大道至圣。

    他不像米利艾主教那样始终是圣洁的代名词,而是一步步走向神圣的。

    这种蜕变让人心悦诚服。一个从阴影中走出而沐浴在光明中的人,远比一个一直就生活在光明中的人更为震撼和叹服。

    经过两天半时间的讨论,施罗德阿让教授最后才归纳了同学们的观点,并加上了自己的点评。

    他既从文学成就、艺术特点、社会历史意义等方面肯定了雨果这两部代表作在文学上的伟大贡献,又告诫同学们,对任何人,包括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要作全面客观的评价,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简单否定,唯有如此,才是对伟人真正的尊重,也才能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我私下里又与吴东方作了交流。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涉及到哲学中的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我本人很欣赏王阳明的名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