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一块一斤。
但是这个一块钱不是给一块钱,而是给九毛。
剩下一毛,得让郭昆从城市周围的乡村,各个集市里的农民那收土豆和瓜子来支付。
土豆在乡下不要票,但是城里要。
是因为乡下谁家都种些菜,土豆作为粗粮还是菜地里的主要作物。
去城里买的话肯定不成。
光一个五村集镇也根本不行。
“你别觉得没有赚头。”
“如果你一天之内能卖四百斤,我每个月给你返一点。”
“四百斤就是四百块,一个点就是四块。”
“一个月就是一百二十块。”
“如果一个月能卖八百斤,就给你返两个点,就是两百四十。”
“以此类推到十个点封顶。”
“你有本事,一个月就是一千两百块。”
“一年就能成万元户。”
万元户?
这年头谁家里有一千块,那都等于是后世百万富翁。
后世本币和叨乐兑换,达到了一比八左右。
如今本币最大面额虽然才十块,可兑换也就一点二几。
这时候钱还是极为值钱的。
别说一个月一百二十块,就是一个月八十块工资,那都不敢想。
直到九十年代,普通民教老师的工资,也才一个月百块。
有些事,都是许灼一句话就能说明的。
可这不是担心郭昆是文盲嘛,只能啰里吧嗦说清楚。
这个任务看起来很艰巨,似乎不可能。
可许灼知道,他不光能,且一定能。
郭昆心底下思索,他有十八个徒弟,平均下来每个人有二十个徒孙。
一共加起来就是三百八十人左右。
平均一下,差不多每个人一天卖十斤。
他预估过炒货店每天销售数量,应该至少百斤。
可炒货店也就这小许的父母在经营。
他们这么多人加起来,难道还不如他父母两人?
可郭昆不是个小伙子,他早已过了一时脑热提刀冲杀的年纪。
自己这小四百个人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