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232章 就算官窑也不值钱(2/3)
个挂耳,那能说明什么?”

    乔妙娣道:“你刚刚说,民窑实用为主,不会增加什么装饰,这个酒坛……也没什么花纹彩绘,难道是官窑?”

    “一个不值钱的官窑,应该是明朝的。”

    “为什么?”

    “清朝风格大体都是繁琐,明朝风格则是简约大气为主。虽然是官窑酒坛,可酒坛量太大,而且算消耗品。还……不如刚刚的民窑。”

    “为啥啊?”乔璩不解。

    不过不用许灼回答,她姐姐就说了:“物以稀为贵。”

    “按照刚刚阿桃哥的逻辑,民窑与官窑比,官窑值钱,明朝与清朝比,明朝值钱,多的与少的比,少的值钱,是这意思吧?”

    许灼点点头:“小璩聪明啊,差不多。”

    “那还有差的一点是哪里?”乔妙娣追问道。

    乔璩笑着道:“姐姐你这就钻牛角尖了。”

    许灼看了眼乔妙娣,正好和乔妙娣的眼睛对上,两人靠得很近。

    这一眼,他在细看乔妙娣,乔妙娣也紧紧盯着他。

    “不愧是参与科研相关工作的,态度还真严谨。不错,你说的很对。这差的一点就是,不是说民窑就好,官窑就差。两者差别在其出炉的那一刻,已经决定了。评价一件古董的意义,通常是价值。可什么是价值?一个有着顶级手艺的匠人,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调瓷胎配方,然后又花很大力气去捶打,去雕刻瓷胎。接着请顶级画工的大师,去画画。最后再请德高望重的烧窑师傅去控火烧制。当开炉的那一刻,一炉几十只几百只,可能会破掉大半,烧坏大半。很多人的心血,也许十不存一。那么与之相比,普通人玩普通泥,随便画点什么,然后捏成器型,批量烧制出来,出窑口,大批量给人用。你们说,哪个值钱?”

    乔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这一刻她是明白了什么意思。

    乔妙娣也恍然大悟点点头。

    前者可以说是艺术品,后者就是批量工艺品。

    “所以,如今国家烧制的毛瓷,也就是红色官窑,其价值比起清朝官窑,明朝官窑也不逊色多少,甚至在当代意义更高。”

    正说话间,又有人拿着东西来了。

    “许组长你看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