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
相较之下,本地人对江北人那真毫无好感。
于是一说到这个,两个人骨子里的地域歧视就上来了。
一阵说说笑笑,最终不聊此事。
“和我无关,这事儿归全书记管,我有自己要做的事。袁爷叔,你这次来,应该不是为了这事吧?是不是酒厂的事,有新变化?”
“嘿!”袁如辉兴奋着脸,指了指许灼,又指了指自己口袋,他道:“我这次来啊,这件事就是提个醒。重要的还是酒厂的事,但先不提这事。你小子也是深藏不露啊,那关于抨击《斩仙》的文章,是不是你找人发的?”
“不然呢,平白无故的,咱们不努力,谁会帮咱们?”
“嘿!你小子,真叫一个牛逼。我跟你说,易城广播台的台长等人,已经被调查开除了,广播台这里了登报发了道歉声明。与这件事相关的那些个老作家,也差点被整得晚节不保。你这事,可真够狠的。”
袁如辉拿出了三份报纸。
一份是《北平日报》,一份是《华东日报》,一份是《江南晚报》。
这三份报纸由北平到华东,再到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文章。
《北平日报》上作者署名“桃灼其华”发表了名为《一篇《斩仙》展了群魔乱舞》,那《华东日报》则是署名破壁人写的《我建议封禁《斩仙》的十大理由》,最后则是《江南晚报》上好几篇相关文章。
但最新的《斩仙》仍旧续上了,正处于大篇幅连载版面中。
乍看标题还以为是批评《斩仙》的,仔细阅读内容,就会发现“桃灼其华”是在以《斩仙》引发的一些社会现象为主旨,进行文化风气上的批判,然后把这个文化风气批判引到“某些人故步自封阳奉阴违搞自己认为的人民喜爱的作品”上来,顺便点了点易城的名。
这个文章写得大气深奥,看起来好像很难懂。
可经历那十年的都能发现,文章把易城如今模样和“胡风”关联起来了。
这东西,等于是用舆论的刀来斩易城电台的头了。
相较之下破壁人写得文章则一如既往的直接。
文章豪放不羁,极尽辛辣、刁钻、挖苦、讽刺,简直把易城